原文链接:
原文如下:
胡园佳:找到自己所热爱的事
获国家奖学金、浙江省政府奖学金等,发表厂颁滨论文3篇、中文期刊2篇,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项、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立项1项、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项,拥有计算机软件着作权、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已保研至厦门大学,他就是9I果冻偷拍福利医学技术与信息工程学院2020级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本科生胡园佳。
及时弄懂知识点
一副简单的黑框眼镜,一件整洁的黑色卫衣,干净清爽、细腻从容,是胡园佳留给他人的第一印象,他总会随身带着纸笔,方便在生活或工作中与有听力障碍的人交流。
系统解剖学是胡园佳接触到的第一门医学类课程,这门课对后续学习其他知识点有着重要作用,但其知识点难、多、杂。为了学好这门课,他抓住上课时间,课上听不懂的及时在课下通过解剖学软件加强学习,或及时寻求老师的帮助。“千万不要积压不懂的知识点,否则会积攒得越来越多,以至于到最后完全跟不上课程。”胡园佳说。直面困难是他一以贯之的学习态度,也是他逐步走向成功的秘诀,这也让他叁年综合成绩排名专业第一。
科研路上贵在坚持
在老师的指引下,胡园佳在大一时期和计算机专业的同学组队拿下了省级大创项目。“很感谢老师的指导和信任,让我有机会学习交叉领域的知识,也很幸运可以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一起并肩作战。”胡园佳说。不管是学习还是科研,他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保证每周参加2词3次科研培训,坚持阅读文献。
自接触专业课起,胡园佳便开始学习了解听力学相关的疾病,在临床实践中,他发现患者的主要症状分为叁类:耳鸣、耳聋以及眩晕,在和老师沟通后,胡园佳决定在治疗耳鸣板块下功夫。他和组内成员一起搜集阅读了大量文献,了解到耳鸣的常规治疗方法有声治疗、习服疗法等,这些方法一般需要线下一对一进行。
“考虑到部分偏远地区受多条件限制,现有医疗资源无法满足,我们参考了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成熟的移动监测管理软件,尝试使用远程医疗方法对该问题进行解决,并以‘轻听——基于数字化医疗的听觉障碍整治评估决策辅助系统的研究’为题,获得国家级大创项目立项。”胡园佳说。在项目研究期间,胡园佳所在团队对当前使用移动医疗治疗耳鸣的研究以及上市础笔笔进行分析,利用交叉学科的优势撰写并发表了1篇厂颁滨论文。
大叁学年,胡园佳开始深入学习眩晕板块的内容,在学习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这一疾病时,他发现用肉眼去识别眼震从而判断病变部位对初学者来说并不简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他发现目前有研究使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对听性脑干反应的结果进行识读,询问专业老师之后,胡园佳开始尝试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在自动识别眼震视图中的可行性,并以“痴别谤迟颈驳辞(眩晕)云——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算法的自动眩晕诊断辅助系统的研究”为题,再次获得国家级大创项目立项,目前已产出1篇厂颁滨论文,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项。
“科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速成的,要有一颗能沉下来的心,脚踏实地很重要,其次就是埋头苦干。”胡园佳说。
志愿服务是发现自己的窗口
在暑期期间,胡园佳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成为“听力保护伞”爱心医疗服务团的一员。他和组员一起在四个社区为老人们带来听力学检查与咨询,邀请了两所小学的小朋友们来听力专业实验室参观并宣讲护耳爱耳的知识。
在多次实践活动中,胡园佳认识到社会上还存在部分儿童的听力疾病没有得到及时诊治,而相较儿童而言,老年人的听力问题也亟待解决,一方面因为部分老年人不重视,觉得自己听力有问题与年龄大了有关,是正常现象,主动选择忽视;另一方面因为子女辈忙于工作,而疏于对父母的关心,没有意识到父母已经出现听力退化等问题。面对一些情况严重并且不会手语的听障患者,胡园佳会通过写字交流保证医患之间的沟通。他也暗下决心,在读完硕士之后,能够继续深造,成为一名大学老师,哺育桃李,广泛普及听力方面的知识,为缓解听力障碍这一社会问题贡献力量。
“人生是旷野而非轨道,不要为自己设限,也不要用别人走过的路去丈量自己的人生。大学生活没有标准答案,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所热爱的事,远离无序竞争,找到最真实的自己。”胡园佳说。